咸味香精行業研發駛入“快車道”
發布時間:2013-10-17 新聞來源:一覽香精香料英才網
8月19日,全國首家“咸味食品香精院士工作站”落戶河南京華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從而實現了我國咸味食品香精企業與國內以院士為代表的科研團隊的首度“聯姻”。咸味香精行業內生產型企業與高端科研團隊的強強聯手,不僅將更快、更好地讓科研成果轉化落地,而且對促進整個行業的升級換代具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咸味香精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類新型食品香精。1983年,在我國,方便面產業催生了咸味香精工業。伴隨著中國食品工業和餐飲業的發展,中國咸味香精工業走過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中國咸味香精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已從2005年的100多家,快速增至2009年的近200家。骨干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等省市和地區。在最初的10年,咸味香精幾乎都應用在方便面調料中。目前,中國成味香精的主要應用領域有方便面、肉制品、雞精和調味品、膨化和休閑食品、速凍食品、餐飲業等。與咸味香精相關的食品工業和餐飲業的銷售額在10 000億元以上。
目前,國內香精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90%以上是中小企業,這種現狀使得行業整體技術進步相對比較緩慢。目前,20%的香精企業占據整個市場份額的60%以上,預計將來,10%的骨干企業將占據市場份額的70%以上。在國內香精企業競爭的同時,外資香精企業也緊盯著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據估算,外資香精企業占中國咸味香精市場份額的50%以上。目前國內的日化香精和甜味食品香精被外資香精企業壟斷的現象愈發明顯,而在咸味香精領域,中國企業尚存半壁江山。但隨著外資香精企業對國內咸味食品香精市場的逐步了解,加上其技術實力能夠為客戶提供一攬子服務,其市場份額將可能逐年加大。
據了解,美國國際香料(IFF)公司、荷蘭帝斯曼(DSM)公司等眾多外資香精企業開始在華建立咸味香精生產基地,為進軍中低端市場做準備。另一方面,這些國際公司開始關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希望盡快領悟其中精髓。例如奇華頓公司在中國進行“尋味之旅”后,推出了系列產品。其中,用簡單的3個頭香搭配出了貴州花溪米粉的香氣,其雄厚的研發實力由此可見一斑。以往這些外資香精企業人多采用以酵母抽提物為主要原料的“非肉源”工藝生產咸味香精,但現在已經對中國特色的“肉源”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預計,在未來外資香精企業的壓力逐漸增大的態勢下,有可能會使內資香精企業的客戶從城市轉到農村,從名牌企業轉向非名牌企業。孫寶國表示,為防止內資咸味食品香精企業被逐漸低端化和邊緣化的趨勢,必須提高科技研發的投入,在行業的共性關鍵技術方面爭取更大的突破。大學和研究院所及生產企業應該成為突破共性關鍵技術的主力軍,研發重點應該是具有差異性和特色性的咸味香精產品。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