餡餅還是陷阱——2013年輪胎之春
發布時間:2013-09-25 新聞來源:輪胎世界網
廣饒縣輪胎行業高速發展始于2005年,直至當前,該地區產能占據國內1/4。
“2013之春”使當地一些企業處于焦灼、亢奮的狀態,這是餡餅還是陷阱?
作為沒有一家國有企業、合資企業的國內重要的輪胎業生產基地,或許答案就在國內輪胎業的怪現象——“外國人用中國輪胎,中國老百姓卻在用外國輪胎”,即倚重海外市場。
輪胎行業“2013之春”
2013年5月底,中橡協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在其工作報告中稱,2013年一季度輪胎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從42家企業經濟效益分析看,一季度實現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35.3%。
“五一”節后,輪胎分會秘書處調查分析了10家重點輪胎企業4月份生產經營狀況,輪胎產量環比增長1.2%,其中子午線輪胎產量提高0.8個百分點,輪胎出口提高7.5個百分點,出口形勢有了明顯好轉。從10家重點企業情況看,二季度輪胎行業經濟增速較上季度有適度提升。
對此,占地2000畝、半鋼子午胎年產能達1500萬條的德瑞寶輪胎副總經理袁廷槐介紹說:“2013年春節過后,公司產品‘突然’供不應求了,往年這是輪胎的銷售淡季,2013年卻是產銷兩旺,盈利情況較2012年好很多,關鍵原因是天然橡膠價格大跌。”
對于輪胎生產企業來說,原料價格波動是影響輪胎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其中橡膠成本占輪胎總生產成本的比例約為50%。
“國內天然橡膠80%以上依靠進口,由于天然橡膠波動大,直接影響輪胎企業盈利水平。”盛泰集團總經理宋世良深有感觸地表示,就在2013年端午節前,滬膠主力合約1309跌破2009年年底以來最低價,一度接近18000元/噸,天然橡膠從一開始的6000元/噸,自1990年至2011年年初,連跳3級至36000元/噸,并一度突破過40000元/噸大關。
有消息顯示,這兩年,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北美等地區需求的下降,全球經濟放緩,天然膠價格一路下行。
“2012年年底,青島保稅區一些天然橡膠失火被燒了,使得露天嚴禁堆放天然膠了,很多囤積天然膠的貿易公司被迫拋售,價格一路下滑。”宋世良介紹稱,據了解,2013年青島保稅區天膠庫存高于35萬噸且短期內很難消化,5月中下旬東南亞天然膠產區(總產量800萬—900萬噸,占全球膠料供應總量的80%以上)開割,6月份集中上市,“這意味著2013年下半年,中國輪胎企業不缺膠料。”
“肉搏”戰加劇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2013年以來,廣饒縣輪胎企業出廠價格一路下行,但是終究沒有趕上天然橡膠下跌的速度,中國輪胎企業盈利反而增加,進而刺激很多企業再次將原廠區擴能。
由此,擴產、產能過剩和惡性競爭等行業隱患也隨之而來。
究其原因,廣饒縣作為沒有一家國有企業、合資企業的國內重要的輪胎業生產基地,或許答案就在于國內輪胎業的一個 “怪現象”:“外國人用中國輪胎,中國老百姓卻在用外國輪胎”。
“廣饒輪胎主要銷往海外,依靠貿易商為主,這使得2013年年初輪胎產銷兩旺,‘誘惑’當地很多企業盲目擴產,過兩年這些產能釋放將加劇行業惡性競爭,造成嚴重的社會財富的浪費。”興源輪胎總經理宋文博稱,現在半鋼胎的盈虧平衡點已從前兩年的200萬套上升到目前的360萬套,全鋼子午胎也必須達到200萬套才能保證不虧。
據宋文博初步估算,全鋼子午胎200萬套產能,占地300畝左右,需要資金投入15億元,3年以上才能達產。
記者得到的一份資料顯示,2013年6月份,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表示了對于省內半鋼子午胎投資過熱的擔心。他表示,在東營市有已經投產的萬達集團(1500萬條/年產)、德瑞寶輪胎(1500萬條/年產)、恒宇集團(1200萬條/年產)、國風橡塑(600萬條/年產)。
事實上,廣饒2013年擴大產能或將吸納數十億元投資,而這些巨額投資即便是盛泰集團、興源集團等老牌輪胎企業也會備受壓力。
宋世良稱:“現在,我們除去養活幾千名工人和2012年上繳的9500萬元稅收,輪胎的凈利潤僅僅在3%左右,拿出十幾個億現金還是很難的。”
據記者了解,廣饒輪胎以中低端為主,主要銷往巴西、印度以及中東、非洲等區域。
“我們2013年月月糾結輪胎是否還會再度下跌?”在廣饒縣孫武賓館附近,幾位國外的輪胎代理商對記者表示。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