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肥行業配套政策政企應攜手跟進
發布時間:2013-10-15 新聞來源:一覽化肥英才網
“在國家制定測土配方肥政策時,到底按照地塊為農業提供針對性強的小配方服務,還是按照區域提供大配方、小調整服務,農業部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配方推廣模式。”
——崔勇
2013年,農業部、工信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出臺 《關于加快配方肥推廣應用的意見》 ,配方肥政策得到更新。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土肥處高級農藝師崔勇介紹說,政策規定年配肥能力2萬噸以下或每小時2.8噸以下的基層小型智能化配肥服務網點,以農民購買原料廢料為基礎肥料,按照農民的施肥配方進行智能化摻混,摻混后不進入市場流通環節、不納入肥料登記和生產許可范疇。“這項政策對各地區出臺配套措施,規范和健全服務檔案,建立配方肥料樣品存留機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并不表示已經完全放松對生產許可證和肥料登記證的要求。因此,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應該讓企業積極參與,理解農業部的工作,共同搭建平衡的市場平臺。”他說。
2013年7月,河北省突然宣布取消肥料登記制度,消息不脛而走。于是,一場關于是否應該取消肥料登記政策的討論引爆整個化肥界。BB肥是緩釋肥的一種,配方靈活,針對性強,對比于其他化肥品種,更有利于農業發展。企業人士普遍認為,農業部出臺的肥料登記制度并不利于BB肥的發展。如果按照肥料登記政策的要求,給每個配方都申請批證,那么審批過程需要至少8個月左右的時間,既阻礙了科學施肥的推廣,也不利于企業的成本控制。
河北卓峰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柱森認為,如果按照工商總局要求,以農民購買基礎原料、企業代加工的形式運作的過程不屬于生產過程,那么整個過程由于不進入市場流通領域,工商總局應該不會進行工商登記。新疆天山通農資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四海建議,政府應該逐步取消肥料登記制度,但是任何一項政策的出臺都存在利弊,政府的市場監管難度也會隨之增加,操作難度比較大,還可能存在BB肥養分不達標等情況。
對此,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聰認為,企業應該及時調整生產工藝,不能過分依賴于國家。“在生產經營政策方面,首先建議國家對出口政策做進一步調整,相信未來整體政策會越來越平等。近年來,國家政策不斷調整,像河北省取消肥料登記政策,將會引起化肥行業的革命性變化。”他還建議,未來化肥行業可以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通過網絡化技術,配合農業部出臺的測土配方肥“大配方,小調整”的政策引導,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農業部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原副主任、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副理事長栗鐵申表示,2013年農業部發布三大糧食作物的14個大配方,依照全國性、區域性、季節性的特點,為測土配方施肥這項難以大規模生產、大范圍推廣和大面積應用的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科學定位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符合我國現階段農業生產用肥的實際。
崔勇介紹,從2005年開始,農業部開展測土配方施肥試點工作,工作范圍主要圍繞測、配、產、供、施等5個環節。在國家制定測土配方肥政策時,到底按照地塊為農業提供針對性強的小配方服務,還是按照區域提供大配方、小調整服務,農業部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配方推廣模式。工信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出臺 《關于加快配方肥推廣應用的意見》 ,建立了合作推廣機制,在政策上有所突破。“首先,政府規范肥料配方制定與發布,主要針對農業部門,做好基礎工作,科學制定肥料配方,及時發布肥料配方信息,擴大配方肥的生產供應,這是針對生產和流通企業,積極擴大配方肥生產,構建配方肥經銷服務網絡。其次,政府將強化配方肥的推廣服務,強化配方肥產需對接,加強施肥指導服務。最后,政府將加強配方肥的監督管理,強化組織領導,嚴格配方肥標識管理,規范基層現場配肥服務,建立配方肥追溯體系,加強配方肥的質量監管。”
2013年農業部一號文件提到建立智能化配肥站,實際上簡化農民購買肥料的渠道,相關部門會提供比較寬松的政策支持。秦皇島三農現代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竹表示,為了避免化肥市場出現混亂,企業能夠理解政府為何規定年配肥能力2萬噸以下或每小時2.8噸以下的基層小型智能化配肥服務網點,不納入肥料登記和生產許可的范疇。如果整個化肥市場完全開放不受限制,勢必產生市場混亂。而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制定的政策過分增加肥料登記手續辦理的難度,企業各項成本都會增加,最終化肥售價較高對老百姓也是極為不利的。(一覽化肥英才網記者小薇分享)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