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許可證倒逼印染企業加快轉型
發布時間:2013-11-13 新聞來源:一覽化纖英才網
一覽化纖英才網:印染企業排污納稅分檔核減指標是以“噸排污指標財政貢獻率”為依據,即按企業排放每噸污水對財政及利稅收入的貢獻率,來分檔核減排污指標。“這改變了以往排污指標核減‘一刀切’的做法,更加注重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柯橋區全年印染面料156億米,產能占全國30%,在區域經濟總量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柯橋區工業污水排放量達1.86億噸,印染就占了90%。為此,有關部門根據印染企業單位排放和納稅等情況,對轄區200多家印染企業實行五檔動態排序管理,即按企業噸排污納稅額排名,前四檔每檔企業數為40家,第五檔為45家。經測算,除排在第一檔的企業,原核定的排污權指標不變外,其他四檔將分檔削減4.4%至8%排污權指標。印染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以“噸排污指標財政貢獻率”論英雄的環保新政,更注重企業效益,進而倒逼印染企業轉型升級。
位于錢清的某公司在眾多印染企業中處于中等“梯隊”。然而,早在幾年前,該公司就投入3000多萬元對排污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探索數碼印花等新技術,企業效益提升明顯,印染污水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在本輪印染企業排污績效排名中,“永通印花”成功進入第一檔“梯隊”。在這次“公示”中,“永通印花”原排污許可量為每日1700噸,核減后仍然不變。“這大大鼓勵了企業減排提效的信心。下一步,公司將在加大技改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人員素質培訓,實施績效管理與排污量掛鉤等,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
這項環保新政也給企業增加了壓力,不僅排名靠后的企業要奮起直追,甚至排名靠前的企業也不敢懈怠。“要保住現在的排污指標,唯有提高企業效益,才能在‘噸位排污指標財稅貢獻率’分檔中不被落下。”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